原标题:许家印:“拆弹”教授
来源:地产K线
中国恒大董事局主席许家印
恒大最大的财务隐忧正式解除。
乐居财经 严明会 发自深圳
短短几天,恒大就以实际行动粉碎了“重组”的谣言,同时也解除了外界对恒大资金压力的最大担忧。
9月29日,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公告表示,恒大与1300亿元战投中的863亿战投签订补充协议,战投同意转为普通股权长期持有,且股权比例保持不变。剩余的437亿战投中,恒大已与155亿战投商谈完毕,目前正在办理手续,282亿战投正在商谈中。
此前外界对恒大的主要担忧源自于,恒大原本需要在2021年1月31日前履行的1300亿战略投资的回购义务。
截至9月30日收盘,恒大收盘价达到19.7港元/股,涨幅高达19.39%,总市值2573.40亿港元。
重组往事
事情要从4年前说起。
2016年10月3日,恒大地产与深深房(000029.SZ)签署《关于重组上市的合作协议》,深深房以发行A股股份及或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恒大地产100%股权。交易完成后,恒大地产将实现A股上市。
为了满足A股上市对公司负债率(债务会影响持续经营能力)的要求,恒大在2017年引入了3轮战略投资,中信、山东高速、苏宁等外部企业合计投入1300亿元人民币,共获得恒大地产约36.54%的股权。
战投资金在手,恒大顺利偿付了1160亿元永续债,债务负担大幅下降。假如一切顺利,在恒大回到估值友好的A股后,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出售股票获利,那么这事就算完了,皆大欢喜。
可天不遂人意。2016年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随后,各相关部门出台配套政策,房企融资也受到限制,恒大与深深房的重组无限搁置。
2020年1月,恒大透露,已经与第一轮、第二轮战略投资者协商,同意将A股上市期限延期至2021年1月31日前。
彼时,恒大集团总裁夏海钧曾表示,恒大回A与IPO不同,不涉及发行新股融资,而是通过与深深房的混改,实现借壳上市,这符合国企改革的政策导向。因此,恒大回A没有法律障碍,只是鉴于A股市场环境不好,需等待合适时机。
彼时,投资者们都在翘首企盼曙光的到来。
危机解除
然而,一份名为《恒大集团有限公司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在网上流传,将恒大送上风口浪尖。
报告中提到,如果2021年1月31日前重组未能完成,1300亿战略投资资金将从权益变为负债,将对恒大的现金流造成冲击。
虽然恒大当晚立即发布辟谣公告,但还是引发了外界的关注和担忧——9月25日,恒大多只债券早盘跌超20%,恒大港股收盘下跌9.46%。
根据之前签署的对赌协议,如果到2021年1月31日还不能完成上市,有两条路可以选:第一条路是恒大方面回购1300亿股权,这也是近期外界对恒大资金压力的最大担忧;第二条路是恒大白送战略投资者18.27%的股权。
但恒大选了第三条路。
9月29日,中国恒大(03333.HK)发布公告表示,恒大地产与1300亿元战投中的863亿战投签订补充协议,战投同意转为普通股权长期持有,且股权比例保持不变。剩余的437亿战投中,恒大已与155亿战投商谈完毕,目前正在办理手续,282亿战投正在商谈中。
苏宁控股董事长张近东、正威国际董事局主席王文银、广田控股董事长叶远西、嘉寓集团董事长田家玉等全体1300亿战略投资者高管,悉数出席了签字仪式。
谣言风波之后,恒大为何依然能获得全体战投力挺?
分析人士认为,在短时间内完成1018亿战投的协议签署及商谈,战投一致同意放弃要求回购及增加股份的权益转为普通股,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战略投资者对恒大的经营管理与健康发展高度认可,以及对恒大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9月24日,恒大累计销售5049亿,销售回款4521亿,有息负债较3月末已下降约534亿,项目开工建设情况及债务的还本付息一切正常。此外,恒大物业分拆上市已获港交所批准,恒大汽车申请科创板上市也已获董事会通过。
公开信息亦显示,德银、摩根大通、里昂、美银、野村、巴莱克银行、星展、联昌、华泰、瑞银、渣打等11家国际投行近日相继发表研报,一致看好恒大充裕的流动性和发展前景。
截至9月30日收盘,恒大收盘价达到19.7港元/股,涨幅高达19.39%,总市值2573.40亿港元。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