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部:我国是塑料生产大国 但不是塑料污染大国


来源:中国网   时间:2020-09-25 17:41:28


原标题:中国发布丨生态环境部:我国是塑料生产大国 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污染大国

中国网9月25日讯(记者 彭瑶)海洋塑料垃圾和微塑料污染问题广受关注。生态环境部今日举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海洋生态环境司副司长霍传林介绍,2019年监测结果表明,我国海洋表层水体漂浮垃圾平均个数为4027个/平方千米,与北大西洋沿岸等近海区域处于同一水平,低于北大西洋中部环流区热带区域、东北太平洋和黑潮区域。

对渤海、东海15个点开展的监测结果表明,表层水体微塑料的平均密度为0.82个/立方米和0.25个/立方米,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海表层水体微塑料含量处于中低水平。霍传林表示,这也印证了中国虽然是塑料生产大国,但不是塑料垃圾和海洋微塑料污染大国。

“海洋废弃物和海洋垃圾是不一样的。”霍传林介绍,通常讲的海洋废弃物是疏浚物等八类允许倾倒的物质,来自于海洋、倾倒于海洋,与海洋垃圾截然不同,不可混为一谈。从海洋垃圾的角度来讲,塑料垃圾在海洋垃圾里约占80%,占比最大。海洋微塑料按来源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原生微塑料是以微小粒径形态直接释放到环境中的塑料颗粒,次生微塑料是进入环境中的大尺寸塑料垃圾在紫外线、波浪等作用下逐步破碎分解形成的塑料颗粒。针对不同类型,需要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

生态环境部高度重视海洋垃圾和微塑料的治理,从源头减量,对塑料制品的生产、销售和使用提出管理要求;推广使用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可降解地膜等;回收利用和处置塑料废弃物,禁止随意堆放、倾倒造成塑料垃圾污染,规范废旧渔网渔具回收处置;并开展生活垃圾清理、港湾塑料垃圾清理、清洁海滩行动。

霍传林表示,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研究微塑料污染方面强化监管措施和治理途径,加强海洋微塑料污染监管和源头治理,减少微塑料源头产生量,形成长效管控机制;提高公众生态环保意识,积极引导公众减塑限塑;不断提升海洋微塑料长期监测和研究水平,为海洋微塑料污染防治和参与全球海洋治理提供科学技术支撑。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