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基金茅炜:兼顾长期逻辑与短期估值 均衡把握A股与港股机会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时间:2021-02-15 17:38:02


视频加载中,请稍候... play向前向后

投资研报

【白酒投资日报】高端酒风向标从茅台转向了五粮液?

【新能源汽车投资日报】批发量增283%透露什么信号?

【硬核研报】新能源车引领变革,这个行业再度迎来红利期?国内市占率超6成,国际市占率近3成,行业龙头地位“有点稳”>>

【硬核研报】 碳排放“元凶”已找到,能源结构将迎重大变革!扣非净利暴增130%,电解铝龙头最佳机遇期已至

2021年以来,A股震荡上行,结构性行情下的分化态势持续,港股恒生指数一路走高,以互联网科技为代表的众多个股更是迎来普涨。

展望后续行情,经济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呈现诸多有利因素,加之财政与货币政策大概率不急转弯,A股中期角度看仍处于上涨状态,港股受益于南下资金抬升估值,可积极布局科技、消费与金融。

宏观:经济景气改善

财政与货币政策保持中性

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随着疫情控制和疫苗接种的稳步推进而上调,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1年中国经济将增长8.1%。

我们判断,全球经济景气仍继续改善,经济重启与增速反弹确定性强。中国2020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长6.5%,全年增长2.3%,达到市场乐观预期。由于海外疫情控制尚待时日,生产停滞和需求转移仍可支撑中国出口增速维持在高位,出口环境的改善也将有助于长期改善制造业投资增速,2020年年底PPI重回上升通道将助力制造业公司再启投资周期。同时,经济的复苏带动工业品价格反弹,制造业盈利能力处于高位,企业利润改善逻辑顺畅,有利于经济进一步增长。

对于2021年财政与货币政策,自2020年7月起广义财政支出增速已趋缓,社融增速也在2020年年末逐步见顶回落,预计2021年财政保持温和宽松,对基建投资的依赖度进一步降低。货币与信用层面收缩空间不大,货币政策不会急转弯,全年或保持中性偏紧,重点关注资管新规延期政策的后续动向是否会使得信用超预期收紧。

A股:仍处上涨状态

长期逻辑与短期估值兼顾

2020年12月中旬后,为控制国内债市信用风险,央行边际放松流动性,国内股票、债券和商品同步走牛,但在2021年1月下旬,随着流动性的收紧,股市与债市均出现调整。

从目前来看,2021年信用周期回归正常化的大概率条件下,流动性收紧和信用紧缩是股市关键的风险点。一方面,短期流动性或继续维持中性偏紧,市场波动将加大,全年整体股债配置偏向平衡,或阶段性偏向债券。另一方面,自2020年12月以来,受流动性因素制约,快速提升的A股换手率和融资规模将短期降温,但综合考虑潜在紧缩可能性、盈利下行风险、政策和估值等因素,A股中期角度看仍处于上涨状态。

近年来,A股分化行情持续,个股走势呈现牛熊两重天。尤其从行业的PB-ROE的情况看,板块的估值分化仍处于较极端状态。其中,食品饮料、电气设备、轻工制造、建材、机械设备、电子和非银金融等板块的盈利能力和估值水平较高;银行、建筑装饰、采掘、商贸、公共事业处于估值盈利极低水平。

建议投资者兼顾长期逻辑以及当期估值,进行均衡配置。从全年维度看,仍继续战略性看好消费、科技和制造业龙头。

港股:南下资金抬升估值

布局科技、消费与金融

今年年初以来,南下资金出现快速放量的现象,助推港股恒生指数持续上扬。Wind数据统计显示,截至2月8日,沪深港通南向资金累计净流入已超过3800亿元,超过2020年全年的一半。同时,恒生指数今年以来上涨7.67%,恒生科技指数和恒生工商类指数今年以来分别上涨15.80%和13.56%。

今年年初以来,港股估值水平快速抬升,资金持续南下是本轮港股行情的主要驱动力。其中,配置型资金偏好金融行业,而科技行业受到交易型和配置型资金的欢迎。预计南下资金填平估值洼地的行情仍将持续。

港股近期估值分化加大,金融地产等周期板块估值仍低,但科技消费等板块估值提升较快,整体股息率处于中枢偏低水平,对未来收益的胜率保护不算充分,但有风险收益比。对于投资者而言,优质科技与消费龙头、内资金融股仍适合中长期布局。

(作者系南方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

编辑:亚文辉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