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通化:建议用供应链思维去征集、管理志愿者
刘远举| 文
作者: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FT中文网、南方周末、新京报等媒体的专栏作家。
面对疫情,该市做出了一系列措施。
15日,该市停掉了所有道路班线客车、公交车、旅游包车。当日,政府呼吁不要抢购、老百姓也没当一回事,毕竟,经历过了,应该有经验了,很少人觉得会出现物资短缺的情况,也很少有人提前囤货。
18日,小区开始封锁,居民无法自由采购。
5天之后,23日,通化就上了热搜。不是因为疫情紧急,而是通化市民的“自救”。
东昌区江南社区隔离居民张先生说,“吃了两天面条拌大酱了,眼瞅着菜没了,面没了,再不想办法,喝西北风啊。”
网友“可乐饼中饼”表示,姥爷在通化市独居,不会使用订购软件,家中储备物资即将用尽,社区电话打不通,联系不上送货志愿者,很绝望。
有开超市的居民表示,不停有业主问她买生活物资,“油啊,糖啊,面啊,挺多人需要的,我家里是有,但是送不过去啊。”
有人说:“家里两个孩子,大的四岁,两个苹果吃三天”。
还有人不常住通化,临时回家,被封在了小区,唯一的食粮饼干也所剩无几。
于是,这些通化市民在各大官微下集结,反馈被封户后缺粮食、缺药的种种困境。面对舆情,在24日上午举行的发布会上,通化副市长蒋海燕公开道歉,做出了四点回应:
1、目前通化市粮油菜肉蛋奶等基本生活物资储备充足,不存在短缺现象;
2、调整了配送方案,将原有的线上为主,改为以线下为主,装配蔬菜包以市场半价直送家中,同时对低保户、孤寡老人等困难群体,实行基本生活物资免费配送;
3、组织7000多人为封闭小区配送物资;
4、通化市民可携近期2次核酸阴性证明,报名当志愿者。
不过,这个回应并没有解决问题,市民的反应仍然很激烈。根据媒体报道,有通化市的市民说:“在每个业主群都通知,蔬菜包没有那么多,只有少量提供,先给老弱病残。”通化市民刘女士所在的小区,有300多住户,仅配发32份蔬菜。据她了解,有的小区有5000住户,也只有数百份蔬菜供应。
恐慌当然是不必要的,蔬菜副食、各种物资的供应,肯定是有保障的,主要原因还是人手不足。相对实际所需,志愿者的数量仍然太少。一方面,现在通化的志愿者需要把物资分发到家,志愿者不是定点负责的快递与骑手,对小区本身也不了解,效率也低,劳动强度非常大,志愿者劳累虚脱、透支晕倒的新闻也很多。另一方面,志愿者也抱怨,居民居然还买小吃、饮料。
通化市是吉林省下辖地级市,位于吉林省南部,2019年总人口214.74万,可以说是一个小城。但其所需的生活物资配送、所需要的志愿者,也是一个庞大的数目。
就拿交通来说,物资要靠车送,如果都是政府调配的车队,要去申请,批准。用车的需求,调度,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这个过程耗时间,也消耗人力。214万人,就算1万人一个小区,每个小区一个人管车的事,就得241个志愿者来做这件事。所以,即便在通化市做出回应提出进一步措施之后,物资运输、分发能力仍然是堵点。
最好的办法,当然是相信市场机制,价格信号,有利于市场积极重新建立各种物资供应渠道,恢复供应。退一步讲,现在通化因为抗疫防疫需要,市场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必须施行配给制,那么,也需要以价格信号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
人同样也服从价格信号这个基本规律,足够的价格,才能有足够的人。即便是配给制,也需要有市场化的思维方式。我相信通化的志愿者,也不会完全是免费,每日的补贴,应该也不低。但是,愿意以价格信号吸引人,还需投放得对,还需投放得专业化,仍然需要市场化思维。
招人容易吗?容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找到合适的人,并合理使用好,却很难,不是有钱就可以的。人作为一种生产资源,也需要分配。如何把人手沿着产业链分配下去,也需要极强的专业化能力与管理能力。
现代工业中每一样东西,都是社会化大分工的结果,平时,这些厂家、人员无人指挥,市场经济这只看不见的手,非常精巧地把巨大的人群配合在一起。
一件商品到消费者手上,先不说厂家生产,出厂之后要经过专业市场、批发市场,还有无数的商业机构,最后是物流、快递、骑手。
在平时,这些人,在市场中环环相扣,无缝衔接,提供着物资。一个人受到影响,所有的人都会受到影响,物资供应也会遭到较大的影响。
现在通化市一定程度上停顿了,这些环节的人,都需要志愿者去顶上,某一个环节缺人了,整个链条就会瘫痪掉。所以,政府要做的,不仅是征集到足够的志愿者,还需要把志愿者恰当地安插到各个缺人的环节中去。
但显然,政府没有这个能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全面地替代市场。一包方便面,一颗葱,都不是简单之事,背后都需要专业性。
打个比方,立马给通化5000个志愿者,通化市也做不到很好地将这些人恰如其分地调配到仓储、批发、物流、配送等等岗位上。这就像一天之内,不可能在一个城市布局一个大的物流体系。
武汉当初捐赠物资形成堰塞湖,是因为红十字处理不了那么多的医疗物资分发。后来随着专业的医疗物流公司介入,很快就疏通了。人是资源,同样如此。市场常年积累的人与人的联系被叫停,让政府在几天之内建立起来,不现实。
政府有行政权威,能影响到企业、大平台,但不能直接影响到小贩,不能直接影响到外卖骑手。政府也缺乏专业性去做这件事。
其实,高度发达的市场机制,可以承上启下地来做好这件事。这种跨地区的调配能力,保障的管理能力,其实是互联网最擅长的事。
中国有世界上最发达的由4G、智能手机、卫星定位、大数据、人工智能构成的物资调配系统;有最成熟、最发达的互联网商业模式。
所以,应该顺着供应链,去寻找志愿者、安排志愿者,而那些大型的超市、物流,互联网平台,则是现在最好的抓手。让他们去征集志愿者,安排志愿者,才是最好的办法。甚至,最好的志愿者,还是他们自己的员工。
中国现在有很大的生产能力,是世界工厂、第二大经济体,正是依靠市场机制,中国才获得了如此大的生产能力。这个经验在非常时期也一样成立。
就像前面所说,中国有依靠市场化建立起来的最发达的交通体系,但一遇到危机,人们就抛弃了它,就想到供给制,这是一件挺悲哀的事。政府强有力的统一协调,利用蕴藏在社会与市场中的力量,去解决物资配给问题,才是最高效的解决办法。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版权所有:融道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