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源环保转战科创板:产能利用率不足仍扩产


来源:贝果财经   时间:2021-01-23 07:39:21


芳源环保转战科创板:产能利用率不足仍扩产

本报记者/茹阳阳/吴可仲/北京报道

由新三板转战科创板的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芳源环保”),上市进程迎来新进展。

继2020年6月,芳源环保科创板首发申请获上交所正式受理后,近日该公司保荐机构回复了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会议的问询。

此次问询首个问题就涉及到芳源环保无证销售危险化学品的行为是否构成重大违规的事项。对此,芳源环保方面回复《中国经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上述违规是因资料报备不当所致,未发现对生态环境造成任何影响和危害。不过,对于当时无证销售危化品的具体金额等相关疑问,芳源环保方面未作详细答复。

此外,记者还注意到,2018~2020年上半年,芳源环保在主营产品产能利用率及产销率均未达到饱和的情形下,依然募资10.5亿元扩充产能,未来其是否存在产能难以消化,进而造成毛利率下降及资产闲置等风险,引发外界关注。

无证经营危化品

芳源环保成立于2002年,原为新三板挂牌企业。“公司成立早期,主要从事镍、钴等废弃金属资源循环回收综合利用,通过将含镍、钴等二次资源用分离技术和功能材料制备技术等,生产锂电池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和镍电池正极材料,属于废旧资源综合利用、与环保相关,因此在整体变更为股份公司时取名为‘广东芳源环保股份有限公司’。”芳源环保方面表示,不过,公司主营业务为新材料领域,主要收入来源于三元前驱体和球形氢氧化镍的销售,两类产品收入占营收比例达98%以上。公司属于电子专用材料制造行业,与一般环保公司有所区别。

记者注意到,芳源环保于2021年1月8日披露的信息显示,其在报告期(2017~2020年上半年)存在无证销售危险化学品硫酸钴的行为。

2017年7月~10月,芳源环保因自行采购的硫酸钴存在富余,在未办理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就将富余的硫酸钴对外销售。

芳源环保方面对此表示,公司在销售过程中未发生安全事故,未造成危害后果,也没有因此受到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后公司于2020年3月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2017年11月至取得《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前,也未再从事销售硫酸钴的行为。

“江门市新会区环境保护局对上述情况回函表示,公司上述违规是因资料报备不当所致,未发现对生态环境造成任何影响和危害。”芳源环保方面解释称,目前公司已建立了健全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制度,在受到行政处罚后对相应情况进行了积极整改。已完全停止了上述违规行为,且上述行政处罚不属于重大环保违法行为。

根据上交所相关规定,最近3年内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在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态安全、生产安全、公众健康安全等领域存在违法行为,被处以罚款等处罚且情节严重、导致严重环境污染、重大人员伤亡、社会影响恶劣等,原则上视为重大违法行为。

对此,芳源环保保荐机构及律师经核查后认为,芳源环保报告期内虽然存在无证销售硫酸钴的违法行为,但未发生安全事故、未造成危害后果,也没有受到主管部门的行政处罚,因此不属于影响发行人发行上市条件的重大违法行为。

原料供应风险

招股书披露的财务数据显示,2017~2019年,芳源环保实现营收分别为1.92亿元、7.72亿元和9.51亿元,增幅分别为98%、302%和23%;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866万元、2494万元和7453万元,增长率分别为356%、188%和199%。

不过,芳源环保未能保持如此高的业绩增长。

2020年上半年,该公司营收为2.93亿元,出现了6%的下滑;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413万元,同比增长119%,增速也出现回落。

记者注意到,在近期所披露文件中,上交所要求芳源环保对“2020年经营业绩下滑、业绩高速增长不可持续的风险”作出说明。

芳源环保方面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市场需求量经历了从下降到逐步复苏的过程,主要客户需求量的下降、镍钴原料采购价格和产品销售价格的波动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了不利影响。

“预计2020年公司全年实现的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在5600万元~6200万元之间,较2019年下降25%至17%。”芳源环保方面解释道,2017 年至2019年,公司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大幅增长,主要受益于新能源汽车动力市场需求迅速增长、大客户的需求逐步释放。随着公司利润基数逐步增加,若公司NCA三元前驱体主要客户需求未能持续快速增长或NCM三元前驱体客户开发无法达到预期,公司报告期内业绩高速增长将不可持续。

除下游需求外,芳源环保业绩还受到上游原材料的影响。

芳源环保制备、合成NCA/NCM三元前驱体的原材料主要为氢氧化镍、粗制硫酸镍、镍钴料等粗制镍钴资源。这些直接材料成本占其主营业务成本的比例,在报告期分别为85.49%、87.48%、86.35%和84.51%,系主营业务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

2017~2020年上半年,芳源环保对前五大供应商的合计采购额占采购总额比重分别为71%、58%、70%和77%,供应商集中度较高。其中,芳源环保对MCC(MCC RAMU NICO LIMITED,中冶瑞木镍钴有限公司)一家供应商的采购额占采购总额的比重分别高达48%、38%、58%和62%,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芳源环保方面称,受宏观经济形势变化及突发性事件影响,如果未来金属镍或钴的市场价格发生较大波动,则公司毛利率存在一定波动风险,对公司生产经营影响较大。

对于如何应对原材料波动带来的经营风险,芳源环保方面向记者表示,公司长期从事镍钴资源综合利用业务,建立了多渠道、完善的原材料供应体系,并且与全球大型镍钴矿湿法冶炼中间品生产商MCC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以保证镍钴资源的稳定供应。

招股书显示,MCC与芳源环保股东五矿元鼎同受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控制。五矿元鼎目前为芳源环保第三大股东,持有公司11.2%股份。

芳源环保方面表示:“近期公司与法国威立雅环境集团(全球最大的环保服务企业之一)合资设立动力电池回收拆解企业威立雅江门,未来充分利用威立雅在资源回收领域的渠道,来进一步保障芳源环保重要原材料的供应。”

产能利用率不足

伴随着芳源环保业绩的快速增长,其应收账款和存货大幅增长。

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2020年上半年,芳源环保应收账款分别为0.77亿元、2.09亿元、2.3亿元和0.91亿元,存货分别为1.43亿元、2.92亿元、4.14亿元和4.87亿元,应收账款和存货整体都保持较快增长。

值得注意的是,2017~2019年芳源环保坏账准备“水涨船高”,分别为284万元、830万元和1090万元;在此期间,其对库龄在1年以上的库存商品进行了减值测试并计提了跌价准备,各期末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分别为0万元、8万元、99万元和914万元,也呈逐年增加的态势。

不仅如此,芳源环保产能利用率和产销率也都未达到饱和。报告期内,其主要产品NCA三元前驱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2%、85%、79%和72%,产销率分别为89%、93%、92%和70%;NCM三元前驱体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5%、91%、62%和9%,产销率分别为103%、67%、51%和1%。

在此情况下,本次芳源环保募资10.5亿元扩大产能,是否存在产能消化风险,进而造成公司毛利率下降及资产闲置?

对此,芳源环保方面向记者表示,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汽车及动力电池企业的产能扩张,尤其是公司主要客户的订单不断增加,公司现有产能已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高端化、定制化的需求。5万吨高端三元锂电前驱体(NCA、NCM)项目的实施将极大缓解公司供应紧张的局面,充分发挥公司高镍三元前驱体的技术优势和先发优势。

芳源环保方面解释称,从公司披露的招股说明书数据可以发现,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固定资产中生产设备原值不断增加。此外,由于三元正极材料前驱体的生产对于整个生产环境、生产设备和环保设施的要求较高,新建生产线需要预先投入一定的资金。公司对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进行了充分论证,围绕公司主营业务进行,符合公司的发展战略。

  版权及免责声明:凡本网所属版权作品,转载时须获得授权并注明来源“融道中国”,违者本网将保留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的权力。凡转载文章,不代表本网观点和立场。

延伸阅读

最新文章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马斯克V.S薛其坤:立足当下 对人类未来展开无限想象

精彩推荐

图文观赏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众安在线扭亏为盈:2020年净利5.5亿 数字生活生态驱动增长

热门推荐